红海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808|回复: 0

罗非鱼的养殖

[复制链接]

60

主题

102

帖子

903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903
发表于 2022-1-6 21:12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池塘基本条件
选择良好水源、水质清新、无工业污染、土质良好、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池,池面积5~20亩,水深2.5~4米,池底平坦,塘基坚固,保水性能好,四周通风无高大挡阳物。塘基最好不建猪栏和三鸟棚(鸡、鸭、鹅棚),如确实建猪栏和三鸟棚,其动物粪便也不能直接排进鱼塘,要经无公害处理后,在合适时期适当投放。

放养前的准备
1.整池、清塘。池塘在放养前应排干塘水,曝晒1周以上,并在晒塘期间修补、加固塘基。干池清塘用生石灰225毫克/升,或把塘水保持1米,亩用茶麸50公斤,打碎浸溶后全池泼洒。清塘后三天内不要进新水,以免影响清塘效果。
2.施肥、培育水质。池塘后7天左右,待药物毒性消失,用6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70~80厘米,亩施有机肥300~400公斤,培育浮游动植物饵料。随着水转浓逐渐加注水至1米。带育苗入池塘后,随水温增高和鱼体长大,逐步加注水到池塘最大蓄水深度。

池塘育苗放养
1.育苗的选择。选择体表光滑无伤、体质健壮、鱼体丰满、规格整齐、雄性率高、规格为5厘米左右的罗非鱼苗,经5%的食盐水或5~10毫克/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后,放进鱼塘。罗非鱼(tilapia),一种产于非洲的热带鱼

2.放养密度。池塘水经试水无毒性后,按1尾/立方米水体的原则投放罗非鱼苗,适当搭配50克/尾的大头鱼40~50尾/亩,30克/尾的鲢鱼 30~40尾/亩,待罗非鱼生长至100克/尾规格后,适时投放南方大口鲶30~50尾/亩或配养适量的大口黑鲈

饲养管理
1.配备增氧设施。按每5亩配设增氧机1台的原则配备增氧设施,以保证高密度养殖条件下,所养殖的罗非鱼不出现浮头现象。确保高产稳产。
2.投饲。在养殖过程中,为了节省成本,同时也符合无公害原则,在罗非鱼达到150克之前,采用肥水养殖,依靠动物粪便肥塘培育生物饲料养鱼,一般情况下,每周施肥1次,每次每亩施放100~150公斤。2~3月后,待所养的罗非鱼达到250克/尾的规格后,进入中期养殖,改变养殖方式,投放全价配合罗非鱼饲料养殖,这时,理论上的投喂原则是坚持“四定”投喂,一般情况下每日投放饲料2次,每天上午9~10时,下午5~6时各1次。日投放量时鱼体重的 3%~4%,投放银翔牌罗非鱼饲料0.75~1公斤可养成0.5公斤成鱼。实际上,很多养殖户在投放饲料时,只要鱼群能摄食,在不浪费饲料的原则上,鱼群能摄食多少就投多少,所养的罗非鱼生长更快,7~8个月左右能养成至1公斤/尾以上。中后期,要保持水质清新,确保鱼类有良好的食欲,以达到快速生长。

水质管理
保持良好的水质能刺激罗非鱼的食欲,降低饲料系数,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。在养殖前期,为节约成本,采用肥水养殖。但在中期开始要适时加注新水,调节水质。逐渐养殖水体水质符合我国(GB11607-1989)《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要求》和《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(NY5051-2001)》的有关规定。适时换水、加注新水、机械增氧是调节水质的重要手段。因此,每隔3~4天要向池塘内加注新水,每次20~30厘米。水质变坏时,应赶快换水,先将池塘水排掉1/3~1/2,然后加注新水,直至水质变好为止。每隔一段时间也可通过用生石灰10~15毫克/升全池泼洒,使池水pH值始终保持在 7.5~8.5之间,透明度保持在25~30厘米。在加注新水时,要注意过滤新水,将野杂鱼滤掉,严防其它罗非鱼进入塘内繁殖、混杂。影响罗非鱼的生长和产量。

鱼病防治
链球菌病来袭  罗非鱼抗病力很强,一般很少出现鱼病。只要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,在投放鱼苗进塘前把好清塘和鱼苗消毒关,是不会出现鱼病的。如有出现鱼病,大多数是由于运输或捕捞擦伤而引起细菌感染,尤其是天气寒冷时,运输后容易染上水霉病,水霉病可用氯杀宁200~250克/亩,全池泼洒即可。在使用外用泼洒药及内服鱼药时,应符合《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》(NY5071-2002)的规定。

养殖罗非鱼
罗非鱼耐低氧,耐肥,怕冷不怕热,在水温为12~13℃时,就会冻伤。生存温度为15~35℃,临界温度为8.61℃±0.15℃。因此,在水库内选址时,一定要考虑选择水质肥、避风向阳、气温高的一边,不要放在水库风口处。
网箱结构与布局:可做成1×1×1 米大的网箱,网目为3厘米大。箱底用密网布做成边高20厘米的盘状底网,防止饵料流失。在全封闭式的网箱顶上50~30厘米处安装诱虫灯一只,网盖上一角设一直径为10厘米粗的黑塑料斜插管或黑铁皮管,作为投饵料管道。用毛竹(直径10厘米粗)做网箱整体框架,网箱顶上用黑色编织物等做成比箱盖大一点的帽子,用来给箱中罗非鱼遮光,避免外界人为干扰,避免动物的干扰,保护鱼的安全进食。在黑暗环境中,鱼儿活动量大为减少,有利生长。网箱间距2~3米,品字形排列。


放种时间:水温为24℃左右就可投放鱼种。水温低于20℃容易冻伤鱼体。因此,在气温稳定的20℃以后放种,有利于鱼早开食。
放养密度:尾重40克左右的罗非鱼,每平方米网箱内放种330~550尾。
投喂方法:刚进箱的鱼要投喂少量的适口性好的饵料驯食,几天以后稳定喂食,日投4次。水温28~32℃是罗非鱼吃食的黄金水温,要多喂。饵料中常拌中草药为防病要点。有飞虫季节,在晚上揭开网盖,开灯诱虫喂鱼,白天再加网盖。不伤鱼体不发病,鱼吃昆虫最有用。网盖制造暗环境,水好鱼儿长不停。

越冬技术
罗非鱼是热带鱼类,不耐低温,当水温下降至12℃以下就会逐渐死亡。在正常的情况下,罗非鱼除了在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外,其他地区都需采取措施帮助越冬。根据生产实践经验,罗非鱼有一下几种安全越冬方法
1、温泉水越冬。
越冬池面积应根据水温、流量、地形及生产规模而定。越冬池水深以1.5-2米为宜,进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,以保持一定水温和深度。如温泉水水温很高,应先经蓄水池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注入越冬池,这种越冬方式及越冬密度较高。同时,由于水温较高,水量充足,可强化亲鱼饲养培育,促进亲鱼性腺早熟,提早进行繁殖育苗。罗非鱼
2、工厂余热水越冬。
利用某些工厂排出的冷却水,直接在冷却池内或修建越冬池进行越冬。越冬池面积根据冷却水水温和流量而定,水深以1.5-2 米为宜,也可利用某些工厂废蒸汽将调温池水按要求调好,通入越冬池保温越冬。这种越冬方式可因地制宜利用热源条件,成本低,越冬效果好。
3、塑料搭棚土池越冬。
越冬池选择在背风向阳、水质良好、水电方便的地方。越冬池最好选择东西向,长方形,面积60-120平方米,水深以2-2.5米,注排水方便。池面上用钢筋或竹木搭建拱形或人字形的棚架,棚顶离地面高度1.8-2米,其上覆盖两层塑料薄膜,外面压钉竹片,棚脚四周用泥土压实。这种越冬方式可利用地下水为水源,保持水温16-18℃,越冬效果好,成本低,易推广。如无地下水,可用水库、溪河水,通过电热器加热,提高水温,一般30立方米水体应配用3千瓦的电热器1-2个,此法适宜养殖户小面积越冬。
4、修建玻璃越冬房越冬。
越冬池为水泥地,面积以50-80平方米,水深以1.5-2米为宜。越冬池的四周围砌砖墙,顶上用透明玻璃遮盖而成越冬房。
5、利用水井越冬。
水井深度宜在5米以上,冬季最冷时,水温应保持15-16℃以上。这种越冬方式既经济,又简便,一般适宜养殖户进行少量亲鱼越冬保种。

生产养殖模式

功能用途
尽快恢复罗非鱼生产,确保当年罗非鱼养殖获得稳定的产量和收入。

技术措施
搞好公共卫生,清理池塘死鱼,做好池塘清毒这些罗非鱼产业受灾的特点是冻伤死鱼数量特大,因此,首先要尽快打捞池塘死鱼,并做无公害化处理。简单的做法是:远离养殖区,挖坑加石灰、漂白粉深埋。池塘可全塘曝晒,并泼洒石灰、漂白粉消毒。

市场供求关系
(1)采用“50+50”的养殖方法。具体做法是:例如用100亩池塘养殖罗非鱼,往年的放养密度为1500尾/亩,用50亩池塘尽早投放罗非鱼种苗,放养密度为800尾/亩。由于放养密度小、生长快,至7月~8月可达到0.4千克/尾以上规格上市;另外50亩池塘则投放2200尾/亩,养至7月~8月规格达0.2千克/尾~0.25千克/尾左右,第一批上市后即分塘。分塘后,100亩池塘养殖密度均在1100尾/亩左右,养至年底规格达到0.5千克/尾以上再上市。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罗非鱼当年不减产,增加收入。
鱼塘养殖
(2)做好今冬明春的大规格罗非鱼种的准备。养殖场应当根据自己需要做好来年种苗的储备工作。鱼种培育最好分两级进行。幼苗期放15万尾/亩左右,20天~50天后分塘。这时根据各自对大规格种苗的要求可放养2万尾~5万尾/亩,至次年春苗投放。
(3)注意混养,增加收入。主养罗非鱼的池塘,通过搭配混养其他鱼类,可增加养殖收入。除青鱼、草鱼、鳙鱼外,也可适当混养鲤鱼、乌鳢、胡子鲶、土鲶等鱼类。
(4)选择好的饲料,做到科学投喂。渔民在选择饲料时,应选择正规厂家,生产有质量保证的饲料。当池塘水温升至25℃以上时,建议有条件的养殖户,每天投喂3次,具体做法是:如果你的渔塘每天投50千克饲料,那么就分上午、中午和下午三次投喂,上午8时~9时投15千克饲料,中午12时投20千克饲料,下午17时投15千克饲料。少量多餐,有助于促进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吸收,而且有70%饲料是在白天池塘氧气最高值时投喂的,有利于消化吸收及提高饲料转化率,降低饲料成本。
(5)做好保障池塘溶氧的工作。池塘溶氧水平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对饲料的利用效率,影响鱼类自身的生长速度及其生存。在日常管理中,应设法保持池塘溶氧处于一个较高水平。如早春时池塘大型浮游生物容易大量繁殖,使池塘溶氧剧变,极易造成“泛塘死鱼”。因此,应及早用灭虫精等药物杀灭大型蚤类。晴天中午时,可适当开1小时~2小时增氧机,使池塘上下层水溶氧混均,以减缓夜间溶氧下降的速度。
(6)及早做好鱼病防治工作。早春至初夏是鱼病发生较高的季节,主要是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及由细菌引起的暴发病,如车轮虫病,可及时用硫酸铜0.5ppm+硫酸亚铁0.2ppm混合剂杀灭。细菌性暴发病可用石灰25千克/亩进行消毒。
(7)利用机械及气象规律来调节池塘水温。早春南方地区的池塘水温逐渐回升,可利用春天放种时池塘单位面积载鱼量低,气温日渐回升的特点,采用降低水位的办法,在中午气温高时开增氧机,有利于池水溶氧水平和池底水温的提升,从而利于鱼类的摄食和生长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红海论坛 ( 桂ICP备19009652号-1 )

GMT+8, 2025-4-7 06:03 , Processed in 0.037933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北海红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0779-2230538 公安部联网备案号:45050202000575

本站内容由网友原创或转载,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联系处理:chenwuhong@163.com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